支架施工
1.1 支架基礎
一般地基處采用擴大基礎,挖至表面土層,基坑底鋪筑10cm碎石,并夯實,然后澆筑基礎混凝土,并要嚴格控制頂面標高及水平度。支架基礎分A、B兩種,A型尺寸為1.5×1.5×0.5m,B型尺寸為8.5×1.5m,各基礎的厚度均為40cm,混凝土澆筑時要做好預埋件的預埋工作。基礎開挖后,應及時對基坑土質進行檢驗,如發現與設計土質不符,要及時采取措施或調整基礎尺寸,本基礎要求天然地基承載力為[σ]=210kN/m 2 。
1.2 支架基礎靜載預壓
當基礎混凝土強度達到80%以后進行預壓,具體作法是:將預制的壓塊用吊車吊放在支點上,壓載量約為支點受力的80%,以1d為一個觀測單位,若連續3d觀測結果在5mm以內,則可認為地基沉降基本穩定,壓載時以一排支點同時預壓為宜。
1.3 支架搭設
上部箱形連續梁施工采用由無縫鋼管焊接成的組合鋼管支架作為支撐,承重部分由縱向和橫向的工字鋼組成,組合鋼管支架用工字鋼聯成整體,在橫向工字鋼上面設置砂筒(或木楔塊)供落架使用,對于20m孔每孔設5個支點,分別在1/4跨處、1/2跨處及兩墩身處,橫向也設5個支點,各橫向支點處均用角鐵焊接成剪刀撐形式,使其聯成一體。
1.4 支架預拱度設置
預拱度計算公式為f=f 1 +f 2 +f 3 ,其中f 1 :地基彈性變形,f 2 :支架彈性變形,由計算可知f 2 =5~8mm,取f 2 =8mm,f 3 :梁體撓度。
預拱度大值設置在梁的跨中位置,并按拋物線形式進行分配,算得各點處的預拱度值后,通過支架上的砂筒對底模進行調整。